环球滚动:广西姑娘辞职回乡做竹编,一个猫窝卖近200元,火了!

编者按

破了洞的衣衫,在能工巧匠手里,飞针游走于经纬之间,完成了不着痕迹的复原;


【资料图】

买菜的竹篮,在新一代匠人手中,华丽转身成为萌宠的舒适窝;

早已退出日常生活的团扇,经民族元素“加持”,从实用品升级为艺术品。

织补、竹编……这一项项古老的手工艺,随着时代的变迁与需求,在困境中蹚出了一条新生路。

90后姑娘用新创意织活非遗竹编

竹编是灵山县平南镇的传统产业,家家户户曾以此谋生,但后来逐渐没落……2016年,90后女子刘霞冰从广东回乡重拾传统竹编技艺,融入现代设计理念,把竹编制品做成网店畅销品,这一传统手工艺再次焕发活力。

为传承竹编她辞职返乡

刘霞冰的父亲刘家盛是一名有几十年经验的竹编老师傅,曾开过竹编制品厂,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
从2008年起,出口销售的竹编制品逐渐被其他产品替代,平南镇很多村民转行。2015年底,刘家盛也准备放弃。

高中没毕业的刘霞冰此前在广东打工,2016年,她在服装销售店已做到店长职位。得知父亲要放弃竹编,她毅然辞职返乡投身竹编行业,“家乡竹编的盛景不再,我想捡起来”。

▲刘霞冰在编织竹编。

一波三折后尝试直播带货

没有资金,没有经验,只有一腔热情。刘霞冰先开了一家网店,将竹编菜篮、果篮样品展示,很快就接到了100多个果篮的订单。她让父亲请当年的老师傅帮忙,顺利完成了这个订单。

▲竹编三层果篮。受访者提供

此后,网店订单量不减,越来越多老师傅在她的带动下重拾竹编手艺。2018年,刘霞冰请了两个运营团队包装想扩大市场,但失败了,还欠了不少债。

“那两年陷入低谷,很艰难。”刘霞冰说,竹编制品没有新意,订单量提不上去,原来邀请回来的老师傅又逐渐流失。

2020年9月,刘霞冰开始尝试直播带货,为了能卖出竹编,只要有粉丝进来,她就不停地给对方介绍产品,经常直播到深夜。

让老技艺持续焕发生命力

“双层架的果篮,能不能做成猫窝?”2021年3月份,一个宠物店老板的留言给竹编销售带来了转机。

竹编猫窝怎么做,好不好卖?刘霞冰与父亲和老师傅们商量后,计划先将粉丝喜欢的果篮改进加工做成猫窝。

当刘霞冰将猫窝样品放到直播间,两个小时就预订出了200多个,这是她直播带货以来销售最多的一次。

竹编猫窝获得买家广泛好评,“天然手工竹制品散发出自然的芳香,夏天透气凉爽,猫还可以挠爪子,宠物非常喜爱。”

▲竹编移动猫窝。受访者供图

“猫窝成了畅销品,价钱也翻了几倍。”刘霞冰说,平时好的果篮才30多元一个,好的猫窝可以卖到近200元一个。

此前有买家反映猫窝毛刺多,于是,发货前刘霞冰先用火苗扫一遍毛刺,再请村民一根根地拔,“拔完一个猫窝的毛刺至少要半小时,这也是贵的原因所在”。

“传统手艺不能只谈情怀,也要与时俱进,广泛融入现代生活当中,才有市场。”刘霞冰说,除了猫窝,他们继续研发新产品,相继推出猫包、猫隧道、狗窝等多种竹编宠物窝,以及首饰、纸巾筒、灯饰等日用品,至今已卖出近2万个。

▲竹编隧道猫窝。受访者提供

如今,刘霞冰所做的竹编品种从当年的三五种发展到1000多种,价钱从单个几元钱涨到一两百元;灵山县平南、烟墩两个镇回来做竹编的人已增加到2000多人,村民一个月的工资从不到千元涨至约3000元。

现在,除了销售竹编,刘霞冰计划在编织创意、生产条件、管理模式以及技术上继续改进,以后还想办竹编培训班,给大学生提供研学培训等,让传统手艺与时俱进,释放出更强大的生命力。

▲非遗竹编进校园。


关键词: